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20200826我與千惠老師在空大---- 錄製婦女心理衛生之產後的心情與母奶,媽媽們都擔心什麼?


產後因餵母奶而憂鬱的議題

產後媽媽們對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觀感
 
與醫療環境是否友善(軟硬體支持母乳),人員教育訓練紮實否(知識

/技能/情意),產婦與家人的準備度(產前教育/知道如何協助產後哺乳

事宜)----------以上會影響產後哺乳是否順利。



老師的提問
  .新生兒每次親餵ㄧ小時以上,媽媽離去半小時就哭鬧的狀況,是正常的嗎?還是奶水不足?

     如果醫護人員有接受母嬰親善的課程,就會先去評估媽媽哺乳的

狀況,寶寶是否真正含乳正確?或是掛在媽媽身上休息甚至睡著了?

量是否足夠與寶寶哭鬧經常被周圍的家人畫上等號,哭就是沒吃飽?
(
我們必須要強調的是)ㄧ開始頻繁的哺餵是一個正常過程,因為寶寶

要熟悉新的人事物,且胃的容量小,吸吮的力量不大。

     產後病房裡,我們會幫媽媽檢查乳汁分泌的狀況,實際教導產婦

及一旁家人正確手擠奶技巧。尤其母嬰分離狀況(疫情接觸史/加護單

位醫療措施)會提醒產婦清醒時每兩小時擠奶ㄧ次,夜間每三小時。

     新生兒雖然離開子宮,但是生理時鐘依舊如同在子宮,周圍環境

不若子宮包覆安穩,沒有羊水與手腳隨時可以吸吮吞嚥安撫自己。會

哭鬧是正常的情緒表達,只要留意呼吸膚色,雙親要趁此時機觀察學

習了解新生兒習性,學會安撫技巧,護理人員此時應當教導雙親觀察

及安撫新生兒技能。我們在親子同室時常在教。
   
     
第二題 是否一定要補充配方奶,以免黃疸值上昇?沒安全感易怒

脾氣差,是因為媽媽奶水不足造成新生兒挫折嗎?

       護理人員不宜直接就告知媽媽乳汁分泌不足,而是要去觀察寶

寶含乳情形及媽媽餵奶姿勢是否正確下,才能下判斷

哭泣是一種需求的表現方法 不一定是餓? 嬰兒期的安全感不是靠餵

配方奶就能建立的 而是護理人員須多鼓勵媽媽與寶寶不分離,在相處

中 了解寶寶的需求及個別性 再依照個別性給予適當的滿足 且護產人

員對媽媽的態度似乎有威脅的意味,應多聽聽媽媽的感受與心聲



第三題  產婦擔心新生兒營養不足(脹氣、黃疸相關),我的建議

與說明?

       護理人員應先了解媽媽的感受-擔心自己不是好媽媽 護產人員

應先將觀察到的行為告訴個案 她是一個好媽媽的行為 所以給予肯定

與鼓勵 營養不良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我們常說寶寶生出來是有帶便當

的 剛出生的前幾天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 當然寶寶是有個別性的 可以

藉由觀察每天小便次數來評估寶寶有沒有吃到足夠的奶水

黃疸方面有所謂的生理性黃疸 是正常的 醫護人員會用皮膚顏色變化

或扎寶寶腳底板的血液來確認黃疸值的變化

 

四、對護理人員鼓催產婦餵配方奶,我的看法?

      我會想先知道醫療院所是否真的支持母嬰親善政策,因為第一

線護理人員的觀念及做法,都是由政策宣導是否踏實執行而來。醫護

人員的在職教育在配方奶的補充上本來就有規範,非必要狀況不主動

提供。
     
不支持母乳的醫療院所會考量以配方奶介入,能控制新生兒住

院天數,體重,攝入排出量。而學習親餵哺乳需要頻繁的教導關懷,

與人員知識技能溝通技巧。
     
是否要盡早補充配方奶的問題,在產婦孕期就會有知情同意意

願調查表。產婦在知道母奶與配方奶哺餵的各種差異時,(例如頻繁親

餵或擠奶與定時定量的不同,親餵與擠奶技巧需要多次的學習)媽媽

一直的意願是選擇混餵或全親餵?產後傷口疼痛時,是否能克服生理狀

況持續擠奶或親餵?
     
我覺得護理人員的角色功能在提供訊息,產婦認知上母奶如何

正確開始,協助她們做對。尤其有學習意願的產婦,確實不適合一直

鼓催使用配方奶。



五、產婦覺得自己堅持親餵,被護理人員責怪造成她們困擾...如何改善護理人員的表達方式,或建議?

      個人覺得第一線護理人員的做法需要被審示,她們是否曾經個

別觀察指導過媽媽哺餵母乳?是否給媽媽鼓勵與讚美做的不錯的部份?

尤其第一胎的產後媽媽很容易責怪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荷爾蒙的變

化更會增強產後情緒低落。

      因此建議產兒科的護理人員,需要細心觀察產婦的需求,尤其

個別差異。協助她尋找資源,像影片學習餵奶擠奶技巧,新生兒異常

處理課程,母乳支持團體如何尋找,需要ㄧ對ㄧ教導時的管道。

 

六、產後壓力源在哺乳上覺得自己無法當個稱職的媽媽,挫折緊張如何被接納或協助方法?

      產兒科醫護人員對產後婦女的應對需加倍有耐心。因為身體心

像變化大,媽媽角色技能無法立即熟練,會挫折緊張是可以理解與被

接受的。要讓產婦知道這是第一胎媽媽普遍存在的現象。可以帶著家

人一起了解產後生理變化,需要家人協助共同照顧的部份有哪些,明

確護理指導家屬操作協助擠奶、幫忙擺位、安撫新生兒、洗寶寶屁股

方式、換尿片、拍嗝等等,如何幫忙產婦角色適應,讓她一天比一天

熟練。
     
對於長輩在餵食母乳上的不瞭解誤解,住院中可以協助對先生

或長輩澄清相關問題,以減輕產婦返家後的壓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